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朔州:煤矸石變廢為寶催生新產業

  一塊煤矸石能夠創造出多少價值?3月2日,記者走進山西晉坤礦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催化劑裂化前驅體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把煅燒的高嶺土放到制漿罐中,再經過研磨、成膠等工序,這條生產線把高嶺土轉化為石油催化劑,附加值提高了3倍。公司總經理李亞軍告訴記者,這條生產線的原资料都來源於朔州所產的煤矸石,每年可將2萬噸煤矸石變廢為寶。在朔州,像山西晉坤礦產品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煤矸石綜合使用企業有86家,煤矸石等固廢綜合使用產業已經成為其高的附加价值的新產業。

  朔州是典型的煤電动力大市,連續4年年均生產原煤2億噸以上,年均產生煤矸石3300多萬噸,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火急地需求發展綜合使用產業,消納工業固廢。作為工信部確定的全國第一批工業資源綜合使用演示基地,朔州市把發展固廢綜合使用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突破口,不斷拓寬固廢綜合使用途径,研發固廢資源化使用新技術,為推動工業固廢資源的高效、高值、綠色、循環再生使用供给有力的技術支撐。现在,該市共建成3個特征固廢園區,投產煤矸石綜合使用企業86家、粉煤灰綜合使用企業73家、脫硫石膏綜合使用企業11家。由煤矸石“變身”的產品也拓宽到7大領域200多個品種,构成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綜合使用和脫硫石膏綜合使用4大固廢綜合使用產業集群,走出了“資源—產品—廢棄物—資源化再使用—新產品”的綠色產業發展新路徑,年均消納煤矸石2100多萬噸、粉煤灰1000多萬噸,固廢綜合使用率由“十二五”末的缺乏40%提高到现在的73%。

  在發展固廢綜合使用產業過程中,朔州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集群化推進,規劃建設了朔州神電固廢綜合使用工業園、懷仁宏利再生綜合使用工業園、平魯區北坪循環經濟園等特征固廢園區,為推進全市工業固廢資源化綜合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還著力提高工業固廢綜合使用的創新發展才能,連續舉辦11屆國際工業固廢綜合使用大會,建成煤矸石高值使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新式功用炭资料工程技術中心、晉坤雙碳產業研究院,先后與國內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聯系协作關系,重點打造提高固廢資源化綜合使用研發中心、晉坤公司、中煤平朔、宏力再生公司等四大技術研發渠道,不斷強化工業固廢綜合使用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創新及研發應用。先后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9大類30多項固廢綜合使用新技術,申報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0多項,為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使用供给了技術支撐。

  朔州市固廢綜合使用產品從單一的傳統牆材生產,已經拓宽延伸到新资料、陶瓷、耐火保溫资料、裝飾资料及其他新式修建资料等領域,根本做到了“吃干榨盡”和全資源化使用,有力推動了固廢綜合使用產品規模敏捷發展。现在,全市已具有年產27億塊煤矸石燒結磚、45萬噸煤矸石煅燒高嶺土、10.4億塊粉煤灰蒸壓磚、300萬立方米粉煤灰砌塊、400萬平方米透水磚、350萬平方米粉煤灰外牆保溫板、30萬噸耐火资料、10萬噸修建石膏粉的生產才能。

  在山西晉坤礦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重點實驗室,煤矸石實現了華麗變身。該公司以煤矸石為质料,通過自主研發和效果轉化,生產出催化劑、顏料、橡膠、電線電纜、油墨等22種高的附加价值新產品,廣泛應用於涂料、造紙、電線電纜、化妝品等領域,為廢棄資源煤矸石探究出一條多元化、高的附加价值的綜合開發使用路途。(記者任永亮)

  “今年前9個月我家收入总共3.1萬多元,僅通過土地流轉種植馬鈴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萬多元。”在山西省陽泉市盂縣東梁鄉東梁村,乡民王建明掰著手指算起豐收賬。…

  戴上眼鏡,躺在沙發上,眼前出現虛擬場景:自己似乎在飛躍高山峽谷,雄鷹不時從身旁掠過,風聲呼呼作響。遽然,一個360度的大轉體,讓人發出驚呼,倍覺興奮。…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